环卫科技网3月24****生态环境局获悉,**市垃圾治理及热能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书受理公示,项目处理规模为120吨/日,总投资1.28亿元。
环评报告显示,项目由**市清风****公司投资建设,拟投资12800万元,位于**自治区****市欧亚大道东侧,331国道北侧建设垃圾焚烧项目,项目厂区占地面积约20286.00m2,**日处理能力为120****处理厂1座(包括处理生活垃圾100吨、餐厨垃圾10吨、污泥垃圾10吨),建设1×120t/d机械炉排焚烧炉,配套建设餐厨垃圾、污泥、渗沥浓缩液协同处理系统、余热锅炉系统、炉渣预处理系统。
项目垃圾处理焚烧产生的尾气采用“SNCR炉内脱硝+半干法脱酸(Ca(OH)2溶液)+干法脱酸(Ca(OH)2干粉喷射)+活性炭吸附+布袋除尘”工艺;外排焚烧空气污染物执行《生活垃圾焚烧控制标准》(GB18485-2014)中规定的排放限值后,经1根45m高烟囱排放。本项目卸料大厅全封闭,以防止臭氧外逸,同时用风机抽气对封闭空间进行换气,将恶臭气体集中收集,送至焚烧炉燃烧处理,垃圾池处于负压封闭状态,垃圾贮仓上方靠焚烧炉一侧设有一次风吸风口,抽吸垃圾贮仓内臭气作为焚烧炉燃烧空气,并使垃圾贮仓呈负压状态,防止恶臭污染物的积聚和溢出。在非正常工况或停车检修时,通过除臭风机抽取垃圾储坑臭气,经1套酸洗喷淋+碱洗喷淋+活性炭吸附除臭装置处理达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4554-93)后排入大气。
项目产生的垃圾渗滤液、车间地面冲洗废水、车辆冲洗水、初期雨水、生活污水等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,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+UASB+二级(A/O+MBR)工艺+纳滤(UF)+反渗透(RO),处理规模为80m3/d,出水达到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》(GB/T19923-2024)工艺回用水水质标准后,回用于飞灰螯合稳定化、石灰浆制备、熄渣及炉渣综合利用等。膜处理浓液优先用于制浆,其余厂内焚烧处理。
项目配套建设飞灰处理设施。飞灰作无害化处理符合《****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6889-2008)中6.3条要求后,送场址临近的二****填埋场进行分区填埋。炉渣经筛选+破碎+磁选+重选回收有利用价值的金属,非金属尾砂进行综合利用。项目产生的污泥及浓缩液在厂内处置,污泥进行焚烧、浓缩液回喷焚烧炉内。
环评结论认为,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自治区相关规划,符合国家产业政策。项目采用环保措施得当,技术性能可靠,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现阶段污染物的排放标准,在采取本环评报告要求的各项环保措施后,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。经广泛的公众参与调查,受调查的公众的广泛支持项目建设,没有反对意见。拟建工程贯彻“总量控制、达标排放、清洁生产”的环保方针,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,从环保角度衡量工程建设基本可行。